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卢军:本土设计师的坚持和突破

 

球场设计师卢军无疑是今年中国高尔夫的新闻人物。

  本月14日,在广州南沙举行的GCMC(中国高尔夫俱乐部经理人委员会)年会上,卢军以一席高尔夫环境治理的理念宣讲,引起业内和媒体的热议,也借此为他的2021卓越之年划下句号。

  经过十年的身体力行,卢军设计的陕西榆林沙漠球场成为高尔夫环境治理的国内楷模,连续入榜国内十大球场和亚洲百大球场之林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亚洲高尔夫百佳球场评选发布的“百大球场”中,沙漠球场高踞亚洲第31位,卢军更是所有入榜的中国球场中唯一中国土生土长的设计师,这张中国面孔的出现,也为高尔夫的中国故事写出新的篇章。

  出生于中国大西北甘肃庆阳的卢军,今年五十八岁,在业内默默耕耘经年,最近,记者和他有一次难得的访谈。

 

  问:这几年国内高尔夫球场行业非常萧条,你们这批设计师有多少人?

 

  卢军:目前可能不到10个人,最多时有十几个人。现在手里还有设计项目的最多两三个人。大多数人工作停下了,另外一些人转行干别的了,我还在坚持做设计。 

 

  问:尽管这二十多年不是一帆风顺,但是在本土设计师里,你的作品算是最多最好的之一,而且名声也越来越响,你总结原因在哪儿?

 

  卢军:我自己分析,对于球场设计,我确实有很深的感情,经历越多坎坷感情越深,所以我坚持到了今天,而且还会坚持下去。再具体说,这些年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于设计师,只做设计,不做工程。2000年以前我主要做工程,设计是次要的,当时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要养活一个团队,没办法,先活下去,有工程就接,设计以后再说。到了维信,我就把工程停下了,只做设计。当时维信的老板郝永宽劝我连施工一起做,我都婉拒了。后来一直这样做,榆林沙漠球场改造前,业主提出设计、工程一起做,降低协调成本。我说,一定要分开,我可以帮你抓工程,但我不能收费,不然麻烦太多了。当时业主觉得纳闷,到后来他们还是理解了。在国际上,设计和施工是严格分开的。有些国内设计师口碑不佳,和这个关系比较大,工程、设计一起接,甚至拿工程,免设计费,和国外设计师相比,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竞争力,中国人虽然崇洋,但也是非常务实的,为什么花两份钱呢?不过为了利润最大化,这样做也会把球场做得不像样子,很容易出问题。以前我避免谈这些事情,不想捅这个马蜂窝,不想砸别人饭碗,现在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,不捅也破了。我这么做当然损失了很多收入,但让我专注于球场设计,做出好作品,我觉得值得。

 

  问:除了这些,还有别的原因吗?

 

  卢军:另外我很少包装自己、推广自己,很少宣传,集中精力把设计做好。球场是最好的广告,最好的品牌。内蒙古维信开张后,我在北方地区就接下了七八个18洞球场的项目;浙江会稽山营业后,我在华东一带也签了六七个设计合同。

 

  问:你的40多个设计作品,假如让你来挑选前5个,你会怎么排位?

 

  卢军:选前5个很容易。榆林沙漠是第一个,因为设计这个球场时,我已经有了经验教训的积累,我明白自己怎么做,为什么这么做。另外是上海旗忠、浙江会稽山、内蒙维信、榆林的绿淘沙。我说的是署我名的,不署名的包括威海锦湖韩亚等。

 

  问:听说韩国550个球场,超过50%是他们本国设计师设计的;日本更高,这个数字几乎达到70%,我们中国大概是多少?

 

  卢军:我没算过,也是第一次听说日本、韩国这么高。中国不好统计,2004年统计不到20%。我知道在日本,球场设计师确实非常受尊重,社会地位也非常高。像第一代设计师大谷光明他们,说起来几乎就像神一样;在世的加藤俊甫他们,也备受推崇。我在2000年前后看过一本写加藤的传记,印象深刻。他成立自己工作室后,10年时间做了20个球场,建成开业。我想,为什么日本人会让自己的本土设计师做设计,而且这么高密度去做?为什么媒体和球手那么认可他们自己的设计师?自己的设计师做完了,请欧美设计师来签个名,在日本是不可设想的事儿。而且加藤俊甫的设计费比欧美设计师还高,他在传记里解释说:“因为日本人在日本设计球场,比欧美人更了解日本人”,“日本设计师比欧美设计师更能服务日本球场”。关键是日本人高度认可他们自己的设计师和作品。

 

  问:你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?

 

  卢军:榆林球场我还在做一些小的调整,直到满意为止吧。还有几个球场做一些修改和调整。另外,我最近在推广三杆洞球场和推杆球场。在海口的一个地产社区我做了一个三杆洞球场,特别受欢迎,我认为这也是趋势,让高尔夫真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。在榆林你试了推杆球场,特别好玩吧?一般人都想不到。占地不大,花费时间不多,竞技性、娱乐性一点都不差。